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在蒋经国的推动下,隔绝数十年的两岸刚刚恢复交流,台湾已有不少居民回祖国大陆探亲、扫墓,但大陆同胞来去台却还卡在台湾“国家安全法”中“离开沦陷区未在自由地区连续住满五年者不予许可入境”的规定,仅少数高官过世,曾基于人道以项目核准大陆家人入境。心急如焚的梁文茜从北京经深圳到香港等消息,11月17日等到的却是“不予许可入境”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其中一个理由为“基于公平原则,在政策未改变之前,不做个案处理”。
11月18日,在长女遗憾缺席的情况下,梁实秋安葬于台北郊区的北海墓园。第二年,梁文蔷与兄姊商量后,将一件父亲的旧上衣、染有母亲血迹的纸巾、一缕父亲留了多年的母亲的头发以及一张父母合照,端端正正埋入槐园,并换上父母合葬的墓碑。
梁文茜抱憾回到北京,但此事引起台湾社会的广大反应。“立法委员”赵少康批评台湾当局的“鸵鸟心态”,“违背法律本质与正义”,应对大陆居民奔丧问题审慎考虑。一年后,梁实秋忌日当天,台湾当局终于公布“大陆同胞来台奔丧办法”。
另一方面,于1980年才与分别三十一年的父亲重聚的梁文骐,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,又在短短八年后送走父亲。11月13日,梁文骐在报上发表《我所知道的父亲》纪念文。文末提到,他父亲是在“完全中断输氧的五分钟里”死亡的,引发了梁实秋是否因为缺氧死亡的争议。
中心诊所主治医师黄大为虽解释,梁实秋是因为心肌梗死合并心因性休克,引起呼吸不畅,并非没有给予充足氧气。但韩菁清和梁文骐不能接受,向台北地方法院控告中心诊所涉嫌业务过失而导致梁致死。
不过医疗官司谈何容易!进入诉讼后,连当初支持他打官司的少数全程在场的证人丘彦明也打了退堂鼓,还是法官以将拘提警告才出庭作证。这场诉讼自然胜算不高,半年后法院宣判中心诊所院长和医师无罪。
“铁肩担道义,棘手写文章”,是梁实秋极爱的一句诗。前半生作为文学批评家,乃至于时论家,梁实秋无疑用身体践行了如斯理念。只是到了台湾后,梁实秋毅然抛开了宦途与文学批评的路向,将精力贯彻在翻译与散文创作上,其中变革不可说不大。
强调古典主义的清明,反对浪漫主义的冲动,以及质疑革命文学、普罗文学的局限性,是梁实秋在文学理论上的重要主张,甚至是参与各项论战时的立论依据。他的故去,也因此被台湾文坛视为“一个时代的结束”。
在文学创作上,梁实秋多次提倡白话文也必须用字简洁,避免夹缠不清。为了克服这些不足,还是必须到“唐宋八大家”等这些“古书里去讨教训”,也就是酌取文言之长,摒弃西化之短。至于翻译,仍需一扫硬译的弊病。从文学角度推敲杜诗的用词、达情,则是梁实秋终其一生的“享受”。
但是从梁实秋早年的文学倾向,乃至于晚年轰轰烈烈的恋爱记录来看,他在本性上却又是个热情奔放、我行我素的知识分子。长年寄情文艺,强调简约克制,恐怕还是因为长期以来内外各种因素对梁实秋个人的制约,才使得他的本性与行为上出现如许的割离。梁实秋晚年在大批散文中展现的隽永与幽默,或许才是他观遍人生后,自然而然的发挥。
钱 穆 “一生为故国招魂”的史学大师(1)
“一生为故国招魂”的史学大师
我把书都写好放在那里,将来一定有用。
——钱穆
国际知名的儒学大师钱穆自学不倦,在学术上成一家之言。他虽无大学文凭,却成为当代大儒、史学导师。在九十六年的生命中,他历经抗战、流落香江、定居台湾,颠沛流离,却能因为对学术的坚持与狂热,取得了令人赞叹的学术成就。一向坚持传统的钱穆,始终给人古板、保守的刻板印象,更让他在老年成为反对者批判的目标,以至于在台湾狂飙的年代,遭受政治人物的无情践踏。
不过钱穆一生全心发扬传统文化,坚持以历史救国、“一生为故国招魂”(余英时语)的浪漫主义,却是后人难以比肩的。尤其是他在抗战流离之际,冒着生命危险著作的《国史大纲》,成为两岸史学的重要经典文献。钱穆的这份坚持,以及期待后人在国史中浸润生命,拓展视野以救国、复国的气度与格局,成为他留给后人的无形遗产。
重视中华文化与历史传统,钱穆始终没有丝毫动摇。他主张现代中国人必读九本传统经典: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六祖坛经》、朱熹《近思录》以及王阳明《传习录》,以领略故人先贤的文化抱负。他在毕生力作《国史大纲》正文前,高举四项对国史的殷切期待:“一、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,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,对其本国已往历史,应该略有所知。二、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,尤必附随一种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。三、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,至少不会对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,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,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,一切诿卸于古人。四、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,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。”
钱穆在晚年多次强调,国民必须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,否则不是合格的国民。这或许正是重视传统的史家所提出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宣言。
自幼苦读 北大任教时期成一家之言
钱穆,字宾四 ,江苏无锡人。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七月三十日,生在江苏省无锡县荡口镇南延祥乡啸傲泾上七房桥之五世同堂。 原名钱思嵘,1902年改名为钱穆。笔名有公沙、忘未学斋主等。
钱穆自幼天资聪颖,有强记不忘的本领,虽然家境贫寒,仍刻学苦读。1901年入私塾,父亲钱承沛即称赞他“前世曾读书来”。1906年,钱承沛因肺病逝世,临终前叮咛他要好好读书。 私塾老师期许他能效法“文起八代之衰”的韩愈,在国学上成大器。
钱穆以姚鼐的《古文辞类篹》与曾国藩的《经史百家杂钞》为入门,踏入国学经典的瀚海中。1908年进常州府中学堂。诗人刘半农是钱穆的中学同学,瞿秋白则晚两人一届入学。
钱穆自小不但爱读书,且口才极佳,七岁就在鸦片馆为客说《三国演义》,曾为同学讲《水浒传》。 十六岁时,受到谭嗣同“仁学”的影响,愤而剪去长
辫。 因辛亥革命爆发,学校解散,无法完成中学学业。十八岁,钱穆出任无锡市郊秦家水渠三兼小学校教师,开始发表文章。1918年,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一本着作《论语文解》。
其后,钱穆任教于厦门集美中学、无锡师范学校、苏州中学,讲授国学概论。1920年秋,钱穆转任后宅镇泰伯市立第一初级小学校长。但1928年夏秋之交,他的妻子邹氏、新生婴儿及兄长钱声一先后逝世,钱穆开始挑起全家的经济担子,长侄钱伟长随他在苏州中学就读高中一年级。1929年钱穆续娶张一贯,迎养母至苏州,长子钱拙在此时出世。《墨子》、《王守仁》等著作也陆续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。
1930年秋,顾颉刚荐钱穆至北平私立燕京大学国文系任讲师,时年三十六。他在《燕京学报》发表《刘向歆父子年谱》一文,辩驳康有为《新学伪经考》误言,平今、古文经学之争,震惊北京学术界。来年转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,开设中国上古史、秦汉史等课,讲授史学,终于成一家之言。
钱 穆 “一生为故国招魂”的史学大师(2)
钱穆名著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》,于此时成书,力矫时弊,指陈民初学者推崇干嘉考证之风,而贬抑宋明理学之弊。抗战后,钱穆历任西南联大、华西大学、中央大学、齐鲁大学、武汉大学等大学教授以及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,讲授上古史、秦汉史、政治制度史等课程。并于1939年云南避难期间,在岩泉下寺完成巨著《国史大纲》。
投身香江教育 创办新亚书院
幽冥魔道 随身空间之农妇大小姐 亡灵日记 修仙归来 明心宝鉴 无限之血火荣耀 耶律大石--两个女人托起的西辽帝王 说文解字 体坛之召唤猛将 查理大帝传 邪魔女巫 冷月谷 罪妻 机械战士 尤望今仙 雷罚之力 红楼之尊荣 无敌念力 贤妇难为 重生之黑道女学生
李逸飞,大唐前太子李贤之子,因其父被武则天毒害,从小就被逍遥老人收养,十年之后,学艺有成的李逸飞下山报仇,最后经过与武则天的一番较量终于将女皇降服,成功光复李唐江山,揽江山美人于一身,享受人间帝王之风流。...
已完本穿越异世成为财主家的小白脸赘婿,因太废物被赶出来。于是他发奋图强,找一个更有权有势绝美高贵的豪门千金做了上门女婿。练武是不可能练武的,这辈子都不可能练武,只能靠吃软饭才能维持生活!我要把老婆培养成天下第一高手,谁敢惹我就让我娘子打死你!...
穿越2006,喜获神级教练系统。帮助姚麦夺冠,圆无数中国球迷心中的冠军梦。当雷霆四少留守俄城,一个崭新的支平民球队,又如何把不可一世的勇士王朝掀翻下马。一次穿越,一段关于有完本作品重生之安东尼篮神体坛之召唤猛将,人品有保证,放心收藏阅读。阅群539855046,进群需晒学徒以上粉丝值。...
...
师父死了,留下美艳师娘,一堆的人打主意,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?...
陈炎是一个混得极度没出息的大学生,阴差阳错的在阳台上喝着闷酒的时候被一个中年人吓得掉下楼下,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是在自己的高中时代。经历了惨败的婚姻和现实的残酷,陈炎决定好好的利用自己机会推倒所有的美女,清纯的学生妹,只知道埋头读书的校花MM,风骚无比的成熟美妇,饥渴了N多年的迷人寡妇。重生了,干那么多大事有什么用!手里掐着钱去糟蹋别人的闺女和老婆才是王道!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