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库小说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二十九讲(第1页)

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四页,辛二、别明。我们一个凡夫众生,由于过去的业力,在三界得一个果报体。这个果报体,基本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快乐的果报,也有一些痛苦的果报,所谓的一个苦乐参杂的果报体。那么一般来说,我们今天都是在痛苦的果报出现的时候,在逆境的刺激之下,才产生一种想要修学佛法的善根。所以,我们开始修学佛法,不管依止什么法门,其实我们目标是一样的,就是要减轻痛苦的果报,增加安乐的果报,所谓离苦得乐。当我们开始离苦得乐的时候,那就是要开始去转变我们业力的时候。那么应该怎么转变业力呢?彻悟禅师说:“心与佛合、心与道合”,就能转业。从刚开始一个粗浅的修学,我们内心当中“心与佛合”,我们依止一念皈依的心、一种专注的力量来忆念佛菩萨的功德,这个时候产生强大的加持,我们可以暂时地离开痛苦而得到安乐。那么进一步要能够究竟地解脱,就必须要“心与道合”,你要把宇宙间那种生命的道给参透出来。什么是我们生命的道?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表相:这是个男人,这是个女人;这是个好人,这是个坏人。我们从整个生命的相状当中产生了执着,而忽略了生命这个相状背后的“道”。这是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。所以我们从本经上来看,你看阿难尊者刚开始请求佛陀开示圆顿止观法门,佛陀就问他一个问题,说你当初在我法中是依止什么样的一种殊胜的相状而发心出家修行?阿难尊者说,我是看到了佛陀三十二相胜妙殊绝而发心出家。所以阿难尊者整个修行的根本是“见”,他见到了三十二相。那么佛陀这个时候就开始引导他从见的功能当中去悟入这个道。你看前面的十番显见,蕅益大师的科判把它判作“别就‘见精’开显‘见性’”,从见的功能当中摄相归体。你为什么能够见?当然我们见到东西就是向外攀缘。我们看到花,对花产生攀缘;我们看到佛菩萨的相状,向佛菩萨的相状产生攀缘。所以我们永远没办法悟道。在十番显见当中,佛陀要我们回光返照。你为什么能见?当问一句这个见的功能“你从什么地方来?”这个时候,回光返照、探本求源,找到我们的常住真心。而这样的一种道就是一种不变而随缘、随缘而不变,也就是天台宗说的即空、即假、即中之道。所以你看前面的十番显见,主要的是依止“见”,从见的功能当中去悟道。辛二、别明分四:壬一、明五阴性;壬二、明六入性;壬三、明十二处性;壬四、明十八界性本科,其实它的重点在“遍历阴入处界会理”。前面是说我们在见东西的时候有道;这个地方佛陀就广泛说,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,不仅是你见到东西有道。你看五阴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,通通有道,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。所以觉悟也没有分任何场所的,只是我们当面错过,如此而已。这个时候,佛陀必须告诉我们说,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。那么,它理由何在呢?这当中有两段:第一段是总示,总相的说明;第二科别明,就详细地、各别地说明这个道为什么是无所不在,把这个道理解释清楚。别明当中分成四科:第一科是明五阴性,二是明六入性,三是明十二处性,第四是明十八界性。这四科,我们可以简单说明一下。这个五阴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,等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世界,只是开合不同。那么身心世界是一个相状、是一种作用,它背后的体性、它背后的道到底是什么?我们有必要把这个相状背后的那个本来面目打开来,来探讨这个身心世界这么多相状背后到底它的道是什么。以下看佛陀怎么引导我们从相去悟入这个道。壬一、明五阴性分二:癸一、总征;癸二、别释首先我们看壬一,明五阴性,从五阴的诸法当中去悟入真如之道。这个“阴”,它的意思就是积聚的意思。比如说色法,它是积聚了五根六尘等十一个法才能构成一个色阴,所以它不是单一的,它是积聚了很多很多的同类的法,而构成所谓的色受想行识。五阴当中,其实是把这个心法开出了四种——受、想、行、识,等于是在身心世界当中“开心合色”,来指导迷心重的众生能够悟入真如之道,所以叫五阴之法。我们看第一个。这当中有两段:第一个总征,第二个别释。癸一、总征看总征。阿难!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?佛陀就招呼了阿难说:阿难尊者!你要知道所谓的真如之道——所谓的即空、即假、即中之道,它不只是存在于见分而已,其实整个五阴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。这个如来藏,我们解释一下。前面佛陀讲这个道的名称,都是讲到“常住真心”或者“寂常心性”。但是从这一科的整个大科,佛陀是习惯用“如来藏妙真如性”来表显这个道的名称,所以我们把这个名称解释一下。,!“如”是表示这个道有随缘不变之体,它的体是永远不变的。不管你造善造恶,它永远是清净本然,永远是周遍法界,它不受你的因缘造作而干扰的。这个“来”表示这个道有不变随缘之用,这个道是广大遍满的,但是它会随你造的业而变化。当你造了五戒十善,这个道就显现人天安乐的果报让你来受用;当你能够忆佛念佛,这个道就显出极乐世界的功德让你来受用。这个道本身有不变随缘之用,所以叫作“来”。那么这个“藏”等于是把“如”跟“来”这两个和合在一起,所以叫“藏”。这个道是具足“如”,也具足“来”,所以叫作“藏”。这个“妙”,表示这个道的确是微妙不可思议,因为我们讲说“无不从此法界流,无不还归此法界”;“一为无量,无量为一”。从不变跟随缘这个观念,可以开展出很多很多微妙不可思议的道理,所以叫作“妙”。“真如之性”,指这种道理是我们众生本具、不假外求的。凡是你向外求来的道,都不是真实的,都是暂时的。因为这个道必须是它本来就存在,我们只是把它发现而已。这个道是真实不虚的、是众生本具的、是不假外求的,所以叫作真如之性。我们这个五阴是变化的。你看,你前生可能是一个蚂蚁的五阴,蚂蚁的色受想行识,你今生转成一个人的色受想行识。这个相状是变来变去,但是这个道理是不变的。以下,我们就从五阴的这些生灭法去追寻它背后的道,来构成我们整个离苦得乐的解脱。癸二、别释分五:子一、明色阴即藏性;子二、明受阴即藏性;子三、明想阴即藏性;子四、明行阴即藏性;子五、明识阴即藏性我们看癸二,别释。别释当中分成五段:一、明色阴即藏性;二、明受阴即藏性;三、明想阴即藏性;四、明行阴即藏性;五、明识阴即藏性。子一、明色阴即藏性【图一】首先,我们看“色阴即藏性”。这个色就是质碍的意思,也就是这个法必须符合两个构成条件:第一个,它有固定的形状;第二个,它占有一定的空间。比如这个花,它一定有它固定的形状,而且你放了花,就不能放其他的,比如杯子,就不能放其他东西了,因为它会产生空间的互相障碍,它有一定的空间。这个叫作“色”。那么从生灭变化的色当中,我们如何悟道呢?我们看以下经文的开示。我们分成三大段。第一段,举喻合法。我们看佛陀先讲出一个譬喻。看经文。阿难!譬如有人,以清净目,观晴明空,惟一晴虚,迥无所有。其人无故,不动目睛,瞪以发劳,则于虚空别见狂华,复有一切狂乱非相。色阴当知亦复如是。色法是怎么产生的?我们为什么会产生一个色身?这个色身是怎么来的?这以下佛陀用譬喻的方式来加以说明。比如说,有一个健康而正常的人,这个人他有一个“清净”的眼。这个“清净”是说他眼睛没有任何毛病,能很清楚地看到任何东西,叫作清净,是一种没有毛病的眼睛。他依止这个眼睛干什么呢?去观察晴朗光明的虚空。这个虚空也是非常的清净,空空荡荡,没有任何的乌云。那么他用这种清净的眼睛去观察晴朗的虚空,得到什么结果呢?是“惟一晴虚,迥无所有”。他看到了整个广大虚空是万里晴空,没有任何的乌云,是“迥无所有”,没有一点的云雾可得。这一段的譬喻,我们简单地合法一下。这个健康的人,是指的我们健康的、明了的心性。我们这一念心性是什么情况呢?它有一个清净的眼睛。这个清净的眼睛是比喻我们的如如智,我们有一种本觉的真智,能够照了万物,无有障碍。这个晴朗的虚空是表示如如理,我空、法空的真理。所以在我们的本来面目当中,我们是如如智照如如理,这个时候是没有任何色法出现。所以我们说,我们的本来面目是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的。当我们把生命回归到原点的时候,是没有色法可得,是如如理生起如如智,如如智还照如如理,是这么一个“迥无所有”的相貌。这是一种健康的内心世界。这是第一段。“其人无故,不动目睛,瞪以发劳。”身为一个健康的人,他突然间,可以说是无缘无故,没有任何理由,他产生什么情况呢?“不动目睛。”我们一个正常人的眼睛是有开有合的,打开,合起来;打开,合起来。但是当我们在攀缘某一件事情的时候,我们的眼睛就不动,就是专注于某一个境,就是我们的心开始攀缘。身为一个清净的本性它是怎么样呢?突然间,无缘无故,可以说是“真如不守自性”,一念的妄动。一念妄动以后,我们开始认为外面有一种真实的东西可得,所以就怎么样?这个眼睛就开始产生专注、产生攀缘,就向外攀缘,就我们说的开始一念妄动。这一念妄动以后,“瞪以发劳”。那么向外攀缘、向外专注久了以后,我们眼睛就产生一种疲劳的相状。这个时候他也就失掉了健康眼睛,就是我们的如如智已经失掉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根本无明的显现。所以讲“其人无故,不动目睛,瞪以发劳”,这是我们整个生命九界有漏世界的缘起,就从这个地方发动,就刚开始的一念妄动。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,后面更精彩!“则于虚空别见狂华,复有一切狂乱非相。”当我们一念妄动以后,就产生了所谓的能所的对立。本来我们如如智照如如理的时候是平等不二的,但是当我们的攀缘心生起的时候,就产生了一个能见的见分跟一个所见的相分,就产生能所对立。这个时候,在清净的虚空当中就看到这种狂乱飞舞的花相出现。比如说我们身体比较虚弱的人,蹲下来又突然间站起来,会看到虚空有一些狂花的相状一样。就是本来没有,但是我们感觉到好像有,而且还有一切的“狂乱非相”。前面的狂花,古德解释它是一种微细的色法出现,这个是第八识内在的一种色法。第二个“狂乱非相”,是比较粗的色法,是第六意识所缘的。这个当中包括了内在的四大,所谓的正报的色身;也包括了外四大,就是依报的世界。这个时候,因为我们一念的妄动而产生了粗细的色法。“色阴当知亦复如是”,色法的出现也是这个道理啊。这段经文我们要解释一下。比如说,我们今天从一个娑婆世界的色法,来生要转成一个极乐世界的色法: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。这个转变的过程当中必须有个条件——这个色法没有真实体性。如果这个色法是有真实体性的,那就不能转变了,所以这个地方讲得很清楚。就是说,我们本来是没有色法的。我们本来是一个清净的眼睛去看清净的虚空,是“迥无所有,惟一晴虚”的。那怎么会有呢?是一念妄动以后,才虚妄产生的色法。所以,这个色法只是由于我们妄动产生一个业力而诞生的虚妄相。这个色法是一种虚妄相,从第一段我们得到这个结论。就是说它本来没有。为什么会有呢?因为我们一念的妄动所以才有的。“本来就没有”,这个观念很重要!我们看佛陀开始去把这个“道”慢慢地找出来。这以下就着这个比喻,详细的说明有三段。第一个,标非二处。我们看经文。阿难!是诸狂华,非从空来,非从目出。这个“狂华”,就是我们说的色法。比如说你是一个男人的色身,是一个女人的色身,各式各样的色身。从经文当中,我们一路这样学习过来。佛陀不管是在七处破妄,不管是在十番显见,在《楞严经》当中,佛陀很喜欢用一种方式,就是——你从什么地方来?就是每一个相状都要去探讨它的根源。这一大段亦复如是。这个狂花是从哪里来的呢?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呢?说是“非从空来,非从目出”。前面我们讲到,一个是清净的眼睛,一个是虚空。这个非从空出,它不是从虚空而来,是表示它不是从他生;非从眼睛出,表示它不是自生。当然它也不是两个共生。先把它标出来,它不是从空中而来,也不是从眼睛而来。那么它到底从哪里而来呢?我们往下看,先看它“非从空来”。如是阿难!若空来者,既从空来,还从空入;若有出入,即非虚空,空若非空,自不容其华相起灭。如阿难体,不容阿难。就是我们现在一念妄动,我们真的是看到了虚空中产生了花。佛陀告诉我们说,那你要去想,你不要向外攀缘,说这个花怎么样怎么样。你要想这个花是从哪里来,你才能悟道。好,我们假设它从虚空而来。假设这个狂乱的花相是从虚空而来,虚空把它创造出来的,那这个地方有问题了:它既然从虚空而来,并且这个花是生灭的,那么它最后还是回到了虚空。因为你从哪里来,你就要回到哪里去。那这个地方就有问题了,这个时候虚空变成有出相入相的差别。你看它从虚空跑出来,后来又跑回虚空去。身为虚空,它不能有相状才叫虚空。你说这个东西从虚空跑来、再跑回去,跑来跑去,那你算什么虚空呢?你有出相入相的相状嘛!所以“即非虚空”,如果虚空能够跑来跑去,那这个就不是虚空了。“空若非空,自不容其华相起灭。”虚空假设产生了出入相,这个时候它已经不是虚空。不是虚空,它就不能够兼容于花相的生起跟消灭,因为你说虚空可以跑东西出来,再跑回去,它就不是虚空了,因为它有相状。不是虚空,它就是变成一种有质碍的东西,那个花怎么跑得进去呢?它已经不是虚空了,所以花就再也跑不进去了。举一个例子。“如阿难体,不容阿难。”说你阿难一个身体,是一块肉在那里,是一个有质碍的肉在那里,那么你已经不可能再容受另外一个身体跑进跑出,不可能。所以从虚空而来是没有道理的,因为虚空它不容许有东西跑来跑去,这不可以的,因为这样就有相状。所以我们知道,这个虚空中的狂花不是从虚空而来。那么它到底从哪里来呢?我们再看第二段,“非从目出”。假设它从眼睛中而来。我们看经文。若目出者,既从目出,还从目入,即此华性从目出故,当合有见。若有见者,去既华空,旋合见眼;若无见者,出既翳空,旋当翳眼。又见华时,目应无翳,云何晴空号清明眼?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,后面更精彩!说你用眼睛去看虚空,看久了以后突然间产生狂花。这个狂花不是从虚空而来,那么这么讲是从眼睛而来哦。我们看,假设它是从眼睛而来,那么你从哪里来就要往哪里回去嘛,那么总有一天这个狂花就又回到眼睛去了,这才合理嘛。因为“既从目出,还从目入”。这个花性是从眼睛而出,那这样子就表示这个花应该有“见”的功能。因为你从眼睛中来,眼睛有见的功能,那你从眼睛中而来,你应该也有见啊。你是从它那边而来,你应该具足它的性质嘛。假设这个花是有见的功能,那么“去既华空,旋合见眼”。当这个狂花来到了虚空以后,这个狂花它回过来应该可以见到眼睛啊,这才对啊。但事实上这个狂花见不到眼睛啊,它只是所见,它不能变成能见啊,所以不合道理。如果从眼睛中而来,那就应该有见的功能;那来到虚空以后,你离开了眼睛,你回过头来应该看得到眼睛才对啊,所以这不合道理。好,假设说“若无见者”,“出既翳空,旋当翳眼”。假设它从眼睛中来,但是它已经没有见的功能。没有见的功能表示它是一个有质碍的色法,不是一个心法。那么它从眼睛中出来的时候,它是一个色法,它就障碍了虚空;当它回到眼睛的时候,应该障碍眼睛才对。我们先把这个事情按定一下:就是说你是没有见的功能。没有见的功能,就不是一个心法,是一个色法,所以出来的时候障碍虚空,回去的时候障碍眼睛。“又见华时,目应无翳,云何晴空号清明眼?”这个花是没有照见的功能,是一个色法,那么“又见华时”,就是花假设从眼睛出来了,已经显现在虚空了。这个时候你眼睛应该是干净没有障碍,因为你的障碍已经从花里面出来了。那么这个时候,你的眼睛应该是清净的啊,怎么能够说一定要见到没有花相的晴空才叫清明眼呢?你看到花的时候也应该叫清明眼嘛,因为它障碍已经出来了嘛!所以这个不合道理。你说这个花从眼睛中出,也不合道理。这样子讲,这个花到底是怎么来?我们看总结。是故当知,色阴虚妄,本非因缘非自然性。身为一个色法,它只是一个循业发现而已,是我们的业力把它变现出来。它也不是从真如本性而来,它也不是从本觉真智而来,是我们一念妄动产生一个虚妄的业力,这个业力把它显现出来。当业力消失的时候,你现在的色身就消失掉,就这么回事。所以它的本质只是一个暂时存在的假名、假相、假用,而它的真实的本体的道呢,是非因缘非自然。它是不变,非因缘表示它是不变;非自然表示它是随缘。它的本质是即空、即假、即中的道理。这个五阴啊,五阴之道,我们根据古德的开示,把它分成四种,四种道。凡夫认为五阴是真实的实有,对五阴产生了一种我执,一个能受用的我、一个所受用的法。这个能所的对立产生了惑业苦。所以,我们在五阴当中所觉悟的是一个生死之道,产生执着嘛。小乘认为五阴是无常、苦、无我。他看到五阴是怎么想?这个色身是不清净的、是无常的、是痛苦的、是没有主宰性的,所以他趋向于一种偏空的涅盘之道。在大乘权教的法中,它认为五阴的诸法是因缘和合而生的,是缘起性空的,于是成就了菩萨的六波罗蜜的功德。在大乘的圆教当中,认为五阴——这个生灭变化的五阴,当体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。它是生灭法,但是它的体就是不生灭,就是所谓的不二法门,因为它本质就是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。所以,我们就可以从五阴当中称性起修,就路还家。这个观念很重要!我们讲“就路还家”,是说你现在有一个色身,这个色身是凡夫的色身,但是你如果把这个色身给自杀了,杀死了,你也不能回家了,因为这个道就在你的色身当中,就看你会不会去觉悟。你要不觉悟的话,你就被色身所转;你要能够觉悟,你就能够转色身而成为如来藏妙真如性,因为它的本质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。所以问题不在色身。你说你用手去偷东西,你把手砍断了也没有用。这个手它有道嘛,你可以用手来拜佛、用手来擦佛像嘛。你失去了这个道,你就被这个色阴所转。迷者,被色阴所转;悟者,你就能够转色阴入如来藏妙真如性。所以色法本身没有所谓的对错,问题是你是不是能够从色法当中悟道。佛陀讲得很清楚嘛,它是“本非因缘非自然性”。这个就是中道的道理。我们只是当面错过,如此而已。这个地方讲到色阴的真实相。因为我们被表相所迷惑,所以佛陀要开显出真实相。子二、明受阴即藏性【图二】我们看第二段,“明受阴即藏性”。前面的色阴是一个色法,这以下的受、想、行、识是一个有明了性的心法。这个“受”就是领纳。当我们的六根去接触六尘的时候,或者说我们的心跟境接触的时候,会产生一个感受。我们遇到了如意的境,产生快乐的感受;遇到不如意的境,产生痛苦的感受;遇到中庸的境,产生不苦不乐的感受。这个受就是心法的一个最微细的开始。我们看这个受本身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的道理。,!先看第一段。阿难!譬如有人,手足宴安,百骸调适,忽如忘生,性无违顺,其人无故,以二手掌于空相摩,于二手中,妄生涩滑冷热诸相,受阴当知亦复如是。说我们这个感受。每一个人都有感受,这个感受是怎么来的呢?佛陀说:譬如说有一个健康的人。这个人他的双手双脚、四肢感到非常的快乐,感到非常的安稳,可以说整个身体是非常的调和顺适,身体健康,心情愉快。在这种情况之下,“忽如忘生”,他忽然忘记自己身体的存在,而心中是处在一种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的舍受当中。“譬如有人,手足宴安,百骸调适”,是表示我们心中一种如如不动之理;“忽如忘生,性无违顺”,是表示这种如如智。这个时候是能所双亡的一个平等状态,是我们一种真实的本来面目,这个时候没有任何感受出现。就是我们本来是没有感受的。本来是没有感受的,那怎么会有感受呢?“其人无故,以二手掌于空相摩。”这么一个健康的人,突然间无缘无故地就用两个手掌在虚空中互相搓摩。这两个手掌比喻的是根跟尘,根尘的相互的作用就比喻我们一念妄动的产生。这个时候在两个手掌当中,因为互相的活动,就产生了“涩滑冷热”四种的感受出现。“涩”,蕅益大师说,什么叫“涩”呢?就三途的苦受,刀山油锅的痛苦的苦受叫“涩”。“滑”,表示人天安乐的感受。“冷”,表示二乘枯寂的感受。二乘涅盘,冷,枯寂的感受。这个“热”,比喻菩萨那种庄严荣耀的感受。有四种感受,刚好是配九法界的感受。“受阴当知亦复如是。”就是我们那个感受是本来没有的。这个“本来没有”很重要!因为本来没有,所以我们才可以改变。如果我们本来就有色身,那你怎么修行都没有用,因为它本来就有嘛,它是有实体。那么因为它本来没有,这件事就好办了。它是后来才有的,它是因缘生。所以诸法因缘生这个道理很重要。因为“因缘生”,所以我们可以怎么样?我们可以逆向操作,让它“因缘灭”。所有的东西,好就好在它因缘生。它要不是因缘生,你都没办法改变。你今生是这样子,你来生还是这样子,你永远都是这样子,因为它不是因缘生嘛。那就完了。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,我们本来是没有感受的,突然间莫名其妙地用手去搓摩虚空,然后才开始有感受。就是要有因缘才产生感受。第一段是作一个总标。我们往下看。阿难!是诸幻触,不从空来,不从掌出。我们应该从这个感受的功能当中去找它背后的道,说这个感受你从什么地方来?佛陀作一个总标说,这种虚幻的触受不是从虚空而来,也不是从手掌而出。因为手掌在虚空搓摩,虚空跟手掌交互作用——这个根尘的交互作用,产生出来。但是它不是从虚空而生,也不是从手掌而生。这以下详细说明。如是阿难!若空来者,既能触掌,何不触身?不应虚空选择来触。假设你这个感受从虚空而来,那么这样子就有问题了:这个虚空给你产生感受,在你的手掌当中产生感受,那么虚空是无所不在的,它既然可以给你手掌产生感受,它也可以让你身体的每一个地方都产生感受啊。那为什么你只有在手掌才产生感受,其他没有感受呢?“不应虚空选择来触”,你不可以说虚空选择性地只在手掌给你感受,在脚就没有给你感受,这不合理的。所以从虚空而来是不对的,因为虚空遍满嘛,它既然给你手掌感受,它也应该给你身体任何部位感受。我们的感受只出现在手掌,所以从虚空而来不合道理。若从掌出,应非待合。又掌出故,合则掌知,离则触入,臂腕骨髓,应亦觉知入时踪迹。必有觉心知出知入,自有一物身中往来,何待合知,要名为触?说是应该是从手掌而出嘛!因为你手掌在那个地方搓摩才产生感受嘛,这个感受应该从手掌出才对呀。佛陀说,假设这种感受是从手掌而出,真的它可以产生感受,就不必等待你两个手在那边互相地摩擦。又者,既然从手掌而出,你两手相合摩擦的时候会产生这种涩滑冷热的感受,那么当你两手分开、不再搓摩的时候,你的感受应该回到你的身体啊。因为你的感受是从手中出来,等到你的手分开了,不再搓摩的时候,感受应该回去嘛。回到哪里呢?回到你的手臂,回到你的手腕乃至回到你的骨髓。那么你的手臂、手腕、骨髓都应该有这种涩滑冷热的感觉,甚至于你可以感受到它回去的踪迹:我的感受回到了手臂了,回到了手腕了,回到了骨髓……,这样才对。如果你一定有一个感受能够知道它从手臂、手腕出来到手掌,又能够从手掌回到手腕、手臂,那么这样子讲,你的身体里面有一个感受在跑来跑去,有往有来,你何必等到两个手掌去互相搓摩才有感受呢?既然你的感受从手掌而出,你的手掌里面真的有一个感受存在,在身体跑来跑去,那你就不必靠两个手掌互相摩擦,它随时可以出来。但事实上,我们只有摩擦的时候才有感受。你说,诶,我眼睛看到花才有感受。为什么有感受呢?因为你眼睛看到花;你不看的时候,这个感受就没有了。,!所以,我们可以得到结论:是故当知,受阴虚妄,本非因缘非自然性。所以感受是一种虚妄。比如说,你这个人很:()净界法师【首楞严王三昧】要义

弃妻似锦  直男生涯惨遭滑铁卢  我在群星有座城  盗天仙途  百年后我依旧是团宠  盗神戒传承者楚风闯都市  重生当天断绝关系,我变身万亿富翁  系统情深:尤少,傅小姐又气跑了  一人之下:我自红尘逍遥  心淼归来:纳川的宠妻日常  独占病因  万古最强神帝  剑开虚空  随身空间之傻女傍上了国家爸爸  恃楚而娇:秋先生的心尖宠  结婚送盆小绿草  深山密窟  不能死的路人甲炮灰  修仙:我真没想当舔狗!  怎么到我重生就被病娇识破  

热门小说推荐
潜龙

潜龙

6远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,但有一天,他忽然成了龙,从此之后,他就开始牛逼起来本书已经上架,求订阅求评论求互动求推荐票求金钻求收藏!给我几分钟,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个高中生的传奇!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潜龙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...

夜天子

夜天子

他世袭罔替,却非王侯他出身世家,却非高门。作为六扇门中的一个牢头儿,他本想老老实实把祖上传下来的这只铁饭碗一代代传承下去,却不想被一个神棍忽悠出了那一方小天地,这一去,便是一个太岁横空出世。他自诩义薄云天,为人四海,是个可以托妻献子的好朋友,可他所到之处,却是家有佳妇贵女者统统藏之深闺不敢示人他自称秉性纯良,与...

蜀山魔门正宗

蜀山魔门正宗

蜀山有玄门正宗,一家独大。主角修炼的是魔门正宗。群号紫云宫22117110。...

完美世界

完美世界

一粒尘可填海,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,弹指间天翻地覆。群雄并起,万族林立,诸圣争霸,乱天动地。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?!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,一切从这里开始...

慕少,你老婆又重生了

慕少,你老婆又重生了

她死不瞑目,在江边守了三天三夜,来收尸的却不是她丈夫看着男人轻吻自己肿胀腐烂的尸体,她心中撼动不已,暗下许诺如果能重生,一定嫁给他!后来,她真的重生了,却成了他妹妹(⊙o⊙)慕容承说你再敢死给我看,我不介意变个态,和尸体洞房。她欲哭无泪,我滴哥!你早就变态了好么?!轻松搞笑,重口甜爽,可放心阅读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